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

Coursera - IBM - Cybersecurity Roles, Processes &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 觀後摘要(一)

Week 1  - People Process & Technology



Welcome

講師介紹,略

Frameworks, Polices and Roles

跟另一堂的內容重複…,略

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and 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Basics

隨著公司的發展與擴大,常見公司內部流程會因許多異常事故、部門分工、不同客戶的要求…等因素,導致許多流程出現疊床架屋、只為區分責任、…等狀況,讓流程變得非常冗長而失去了應有的意義,讓營運的隱藏成本不斷提高。

因此流程管理相當重要,確保
制度與規定能被落實執行,並留下改善的過程,堆積知識,最終讓這些「流程」成為有價值的資產
  • Process (流程)
    流程為一系列被定義好、可重複的步驟;
    具備輸入、處理跟輸出三個部分。

    • Inputs
      流程中使用的資訊或原料

    • Outputs
      符合客戶要求的服務或產品

    • Bounds/Scope
      處理過程的開始與結束

    • Task/Steps
      重複性的動作

    • Documentation
      對流程進行紀錄,以用於培訓、稽核。

      • Three-fold Approach 
        講者在此提到他習慣將文件分三個階級去進行撰寫

        • High:只有一頁,簡述IPO的內容
        • Medium:泳道流程圖
          每欄代表不同部門或不同角色;由上至下繪製流程。
泳道圖範例;客戶下單。
        • Low:列出流程圖上所記載任務之細節,如操作方法…等。

  • 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 (SOC)
    集中式即時掌控組織資訊安全狀態的平台。整合並管理組織各種資安訊息,對資安事件依管控機制緊急應變,並整合及分析安全事件,以確保組織資訊安全。

  •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
    業務流程管理在各領域都有不同的稱呼,像是 Six sigma, Agile, ITIL, CPI

    • Roles

      • Supplier
      • Requestor

      • Process TEAM
        • Team Lead
        • SME(特殊領域專才)
        • Processor
        • Reviewer
        • Approver
          考量到職責分離,負責審閱的人員通常不得為提出需求的人員

      • Customer

    • Keys to Success

      • Charter
      • Clear  objectives

      • Govermance/Ownership
        指派流程的負責人 (非屬流程的執行者)

      • Repeatability (Reduce variation)
        降低變異

      • Automation
        減少MO與節省成本

      • Established Performance Indicators
        績效與其他衡量指標
        • Cycle Time
        • Cost
        • Quality
        • Rework
        • ......

What is ITIL?

  • ITIL (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) 是1990年代由CCTA發展出的一套IT服務管理的最佳實踐指南,用於規範資訊技術服務管理的架構,利用流程將現有資源最佳化,進而提昇資訊技術服務水準,讓IT人員不再僅以技術面向來思考,與商業目的相結合,進而證明IT組織之於企業的價值。它的核心包含了五個階段,分別是:

    ITIL Life Cycle

    • Service Strategy

      • Service Portfolio Management
        服務組合管理確保
        服務提供者俱有適當的服務組合,以滿足其組織整體的服務策略

      • Financial Management
       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管理服務提供者的預算,會計和收費要求。

      • Demend Management
        需求管理旨在了解,預測和影響客戶對服務的需求。

      • Busines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(BPM)

        業務關係管理的範疇涵蓋了以上三點。主要內容為處理當前和將來的客戶需求,為客戶優化服務交付的價值,從而加強客戶與組織之間的關係。

    • Service Design
      • Service Catalogue Management
        服務目錄管理旨在確保服務目錄的發佈與維護,目錄內容應包含所有線上與準備運行的服務信息。

      •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
        服務水準管理涉及到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水準協議(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)之規劃、協商、訂約、檢測與報告流程並設定一個指標來衡量目前的服務水準是否達標

      • Information Security Management
        資訊安全管理旨在確保組織內資訊、數據與IT服務的機密性、完整性與可用性。

      • Supplier Management
        供應商管理的目標是確保組織與供應商的所有合約都符合業務需求,且確保所有供應商都履行其合約與承諾。

    • Service Transition

      • Change Management
        異動管理確保在IT服務異動的過程中有標準化的方法去執行,以減少服務中斷時間與降低影響範圍。意即如何識別、規劃、評估、實施與審核異動過程。

      • Project Management
        項目管理在預期的成本,時間和品質估算範圍內,計劃與協調資源以部署主要版本。

      • Releases & Deployment Management
        部署管理旨在安排和控制新版本發佈到測試和線上環境中的時程。確保正確的組件被部署,並維持線上環境的完整性。

      • Service Validation & Testing
        透過服務驗證與測試,確認已發佈的版本或服務符合客戶的要求。

      • Knowledge Management
        知識管理收集,分析,儲存與共享組織內的知識和訊息,透過減少重新發現知識的過程,進而提高效率。

    • Service Operation

      • Event Management
        事件(Event)管理是監視通過IT 基礎結構或是IT服務交付過程發生的事件過程,偵測並回報異常情況。

      • Incident Management
        事件(Incident)管理指的是突發事件管理或意外事件管理。即在出現事故的時候,能夠儘可能地恢復服務的正常運作,避免業務中斷。

      • Problem Management
        問題管理的目的為找出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,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或再次發生。

    • Service Improvement (CSI)

      • Review Metrics
        審視指標與指標本身。

      • Identity Opportunities
        確認實際與規劃差異,並安排適當時機執行


      • Test & prioritize
        進行測試並確認優先程度


      • Implement Improvements
        一切準備就緒,做就對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